电话:0818-2397338
关闭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职场资讯 > 职场资讯

这4条职场“歪理”,谁信谁倒霉!

来源:如有侵权请联系177450557 时间:2020-09-02 作者:向阳生涯职业规划 浏览量:


俗话说得好:不听老人言,吃亏在眼前。

于是,许多职场萌新习惯将职场老人的“过来人语录”视为圣经,在为人和处事当中严格遵循。

但话说回来,职场过来人说的就一定对吗?

不一定。

就像来自家里长辈的谆谆教导一样,虽然其中不乏真心实意,且不少话听起来符合常识很中肯,但很有可能其背后的逻辑大谬。

在这里,我总结出了以下几句职场过来人最常说的话。职场中若是听到类似话语,一定要提高警惕,免得掉进了坑里。

640.webp.jpg

01


歪理1:干得多,错得多,不如不干


我在入职不久的时候,有天突然被被直属领导委以重任,干劲满满。

座位旁的前辈看到我两眼放光,准备大干一场的样子,忍不住提醒道:“稍微做一下应付一下就得了,干得多错得多,到时候可得有你哭鼻子的时候。”

瞬间给我泼下一盆凉水。

说实话,职场当中,经常能够听见有人发出“干得多错得多”“多做多错”等感慨。

平心而论,这句话从逻辑上来看是“没毛病”的。

但许多人都忽略掉的一点就是,试错是所有公司发展的必要前提。

就像雷军说的:“有机会一定要试一试,其实试错的成本并不高,而错过的成本非常高!”

深以为然。

要知道,试错,不是说在错误的路上试来试去,而是指在未知的道路上不断验证结果。

即便是十做九错,但只要有一个对,便是向前迈进了一步。

所以我们没必要对试错这个词胆战心惊。

相反,比犯错更可怕的是,想要追求一直对,而什么都不做。虽然没有任何错误,但永远都在原地踏步,失掉成长机会。

而做的越多,虽然犯错的机会也多,与此同时,成长的速度也越快。相比较而言,想要实现自我突破,宁愿选择后者。

640.webp (1).jpg


02


歪理2:拿多少钱,干多少事


这句话相信很多职场人都听过:“拿多少钱,做多少事”。

有很多职场老人都会劝新人,学会收敛锋芒,你越能干,事情越都丢给你干,不要给老板当枪使。

因为你只给出这么点薪水,所以我便只做这么点事,做得不好也可以理解;等我薪水拿多了,到时自然会用心做事情。

这也是许多职场老人的通病:只会算计眼前的得失,却看不见长远的成长。

还记得以前,公司设计岗位有一名元老级级员工,因为工资水平这么多年一直没怎么变,因此没少给身边同事和老板甩脸子。

说得最多的一句话,就是:“我一个月就这么点工资,还被挑这挑那。”

后来在一次人事变动中,公司直接跳过他,提拔了他手下的小助理做设计主管。愤愤不平之下,他在今年选择了离职。

这也给了我很大的警醒,那就是——永远不要指望,你的老板会主动给你升职加薪。

就跟农民种地一样,先浇水后施肥,最后才能结出果实。老板也是同样,只有先看到你的付出和成长,才会考虑在你身上进行进一步投资。

拿多少钱干多少活,表面上看起来聪明,实则本末倒置、画地为牢,给自己平白添堵的同时,也扼杀了自身成长的可能性。

640.webp (2).jpg

03

歪理3:小公司做多面手,大公司是螺丝钉


身边见到不少人,受“大公司做螺丝钉,小公司做多面手”思想的影响,宁做鸡头,不做凤尾。在求职的过程当中,对大公司的就业机会嗤之以鼻,转头疯狂往新创的中小公司投递简历。

平心而论,如果单是从螺丝钉的角度来看这个事情的话,大公司的确是善于将人才往“螺丝钉”方向进行引导。

从各个底层岗位,源源不断批量化生产人才。注重某岗位和领域的钻研,其目的是避免在一人胜多的情况下,出现某个岗位人走了就不行的局面。

但并不代表,大公司出来的人基本都是死翘翘的。

相反,大企业和名校一样,都是资源和优质人脉聚集地。并且经过无数次的试错,和持续的改进,才得到今天完善的规章制度,有可取之处。

同时,有完善的培训及晋升体系,作为初入职场的毕业生来说,同样能在职场习惯、能力提升等各方面学到很多东西。

所以对于初入职场的新人,建议第一份工作可以选择成熟的大公司,薪水不是最关键的,健全的制度和体系可以让你养成良好的职场思维和习惯。

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以后,再跳去起步但有发展前景的公司,可能更好。

这时大公司的工作经历可以成为你的能力背书,同时你的经验,对于处于起步期的企业来说,会更有价值。

640.webp (3).jpg歪理4:不要和同事成为朋友


工作和生活当中,总有不少职场鸡汤,打着“职场进阶宝典”的名义,直接或是旁敲侧击告诉你,不要和老板同事做朋友,他们都是你潜在的对手。

不得不说,这类建议,真是害人不浅。

要知道,工作时间占据我们生活的绝大部分,和一周相处5天,一天相处8个小时的同事,保持疏远本就不现实不说。

另一方面,除了竞争,工作当中更多的时候都是合作。

职业规划专家蔡嫦琪曾说过这样一个事例:

公司老领导在退休前夕,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,选择提拔资历更浅的小王作为他的继任者,放弃了资历更深且工作能力更强的老王。

很大一方面原因便是,小王在工作当中更有全局意识,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同事,经常主动帮同事处理难题。而老李则永远是自扫门前雪,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过于圈地自封,不适合带领团队前进。

这也是职场最本质的模样:团队大于个人,明星光环最耀眼,终不敌集体的作战胜利。

职场当中的明争暗斗、勾心斗角等职场竞争或许存在,但合作才是我们工作中的常态,在职场当中收获友情的更是不在少数。

因噎废食却大可不必,其关键在于,正常交往的同时,保持住分寸和界限即可。

职场之路道阻且长,作为一名职场人,最害怕的不是看不清楚未来的道路,而是在这条路上,还一直有人放出各种烟雾弹来阻扰前路。

因此,只有学会自主判断,找到这些看似合理建议背后的逻辑漏洞,才能在漫长的职场道路中,实现长远发展。


End





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
微信公众号
手机浏览

达才网 运营公司:达州市达才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蜀ICP备07009231号-1

地址:达州市金兰路70号中小企业服务中心1楼大厅 EMAIL:3010907424@qq.com

Powered by 达才网.

用微信扫一扫